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和《陕西省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实施细则》(西银发〔2021〕105号)精神,有效缓解我省涉果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问题,支持果业产业发展,陕西省果业中心和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商银行”)决定联合开展“陕果贷”金融产品试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陕果贷”金融产品详情
(一)产品名称:“陕果贷”金融产品。
(二)服务对象:全省苹果、猕猴桃等水果产业全产业链经营主体,包括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微果业企业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或其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以下统称“产业客户”)。
1.种植者(户):以普通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为主,通过经营主体的水果类农业保险、流转合同、种植果树类型、面积、农机补贴、土地补贴等信息,结合卫星识别和多重数据校验确认主体身份,提供授信。
2.收储企业:企业注册地在陕西省,且实际经营水果的收购、储存、销售、初加工和深加工等业务,企业提供其资质、流水、票据、冷库、生产线等经营信息,网商银行结合经营主体开票信息和其他多重数据共同校验,为企业授信。
(三)产品形态:对普通农户采用“310”模式,即3分钟申贷,1秒钟放款,0人工介入;对大户采用担保公司尽调,网商银行放款模式。
(四)产品要素:单笔贷款额度在1万元(含)-500(含)万元(循环贷),分类说明如下:
1.普通农户:额度范围1万元(含)至30万元(含);
2.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额度范围10万元(含)50万元(含);
3.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额度范围10万元(含)至100万元(含);
4.收储企业、生产加工型企业、电商销售服务主体:额度范围10万元(含)至500万元(含)。
(五)贷款期限:最长24个月;授信期限不短于6个月。
(六)融资成本:普通农户(个人)年综合融资成本不超过10%,家庭农场、合作社、收储主体年综合融资成本不超过8%。
二、业务流程
(一)收集信息。一是各市县(区)果业中心收集涉果经营主体信息,如合作社、家庭农场、仓储保鲜冷链设施补贴、农机补贴、农业保险补贴信息,并推送给网商银行;二是网商银行挖掘收集其系统内部信息;三是当地担保机构提供尽调的信息。
(二)申请贷款。需要资金的产业客户通过“支付宝”APP申请贷款。
(三)审核授信。网商银行使用产业客户相关信息,给予产业客户授信基础额度。
(四)使用货款。产业客户自行通过“支付宝”APP提款。
(五)贷款偿还。产业客户通过“支付宝”APP还款。
三、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果业、网商银行及相关金融担保机构分工负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聚力推动“陕果贷”金融产品落地落实。各级果业中心要主动对接网商银行,向其提供涉果经营主体信息,推荐产业客户,协调当地担保机构与网商银行开展银担合作。网商银行针对果业行业资金需求特点,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方式和内容,加大对涉果经营主体的资金支持力度。相关金融担保机构应对网商银行推荐的产业客户见单即保,深入开展线下产业客户的尽调,确保信息详实准确。
(二)管控资金风险。网商银行与担保机构根据金融资金风险管控的要求,结合果业产业特点和产业客户信息,科学构建“陕果贷”金融产品风控模型,有效管控贷款风险,建立银担风险分担机制。
(三)强化宣传推广。各级果业中心要利用各种媒介宣传推广“陕果贷”金融产品。网商银行利用自身生态资源进行宣传推广,开展在线推广活动,如发送“30天免息券”、“打折券”,对客户增额降息。
(四)共享数据信息。果业、网商银行及相关金融担保机构要依法依规使用产业客户信息、资金借用信息等,确保数据信息安全。每半年对“陕果贷”金融产品数据进行分析,加强数据共享应用,使金融更好赋能果业产业发展。
各地在试点过程中应注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上报省果业中心。
附件:1.网商银行在陕涉农金融服务情况
2.“陕果贷”客户尽调信息表
2.“陕果贷”客户尽调信息表
陕西省果业中心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1月日
(联系人:陕西省果业中心徐梅029-86194927,13991230016;网商银行毛燕平13588087234)
附件1
网商银行在陕涉农金融服务情况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商银行”)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5家民营银行之一。自成立以来,一直将普惠金融作为自身使命,希望利用互联网的数据、技术和渠道创新,帮助解决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融资难融资贵、农村金融服务匮乏等难题,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网商银行也是中国第一家将核心业务系统架构在金融云上的银行。基于金融云计算平台,拥有处理高并发金融交易、海量大数据和弹性扩容的能力,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优势,给更多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20年年底,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者3507万户。同时,网商银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三农”,开展涉农金融服务,大力支持陕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数字化普惠金融积极推进。截至2021年9月30日,网商银行与陕西所有县(区)签约数字化普惠金融项目,其中已上线运营90个区县,共计可服务涉农人数超380万人,授信总额超700多亿元,累计为85多万农户发放贷款超600亿元,当前余额超93亿,余额服务客户人数近41万人。
二是数字化特色产业金融启动实施。2021年6月网商银行在陕西启动实施苹果和猕猴桃特色产业项目,截至2021年9月30日,为28万苹果产业经营者授信32.21亿元,其中一产占比超90%,已有3万用户支用,当前余额3.35亿元。为猕猴桃4.08万经营者授信8亿元,其中一产占比75%,已有0.56万户支用,当前余额1亿元。
三是支持农业金融的风险共担机制初步建立。2021年8月31日,网商银行与西安市投融资担保公司开展批量贷款担保合作,主要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目前累计担保客户8000多户,累计担保金额超4亿元。今年9月,网商银行与陕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了涉农批量贷款担保合同,10月23日上线开展担保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