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的诗词世界感情充沛
在一些水果的诗歌作品中
将其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苏轼是对水果上瘾
不如说是对当地水果文化
以及民俗风情体验更深刻~
苏轼笔下的石榴
石榴
风流意不尽,
独自送残芳。
色作裙腰染,
名随酒盏狂。
注释:石榴花夏天才开花,好像是为了尽情显示自己的美,意犹未尽,又好像是为了最后送走春天的落花。石榴花大红的颜色好像是被美女的裙子染成,名声则随着名士们在花下饮酒而更加狂狷。
苏轼笔下的樱桃
樱桃
独绕樱桃树,
酒醒喉肺干。
莫除枝上露,
从向口中传。
注释:独自站靠在樱桃树上,酒醒了,喉咙肺都很干渴。带着树枝上的露水,把樱桃放到嘴里。
苏轼笔下的橙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苏轼笔下的橘
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几共查梨到雪霜,
一经题品便生光,
木奴何处避雌黄。
北客有来初未识,
南金无价喜新尝,
含滋嚼句齿牙香。
注释:橘树何时与山楂、山梨一起长到雪霜来时?一旦经过品评之后,便增添光彩。橘子能在什么地方避开人们的议论?我到黄州来,开始还未认识橘树。如荆州、扬州产的金子般的橘子极为贵重,我乐于尝新橘。品尝橘子吮它的滋味,赋写橘诗嚼它的句子,口味芳香。
浣溪沙·咏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
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释:一夜霜冻过后,菊花凋残,荷叶枯萎,经霜变黄的橘子和绿叶相映衬,光亮照眼,竹篱茅舍掩映在青黄相间的橘林之间。破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在齿舌间如泉般流淌。吴地女子的手剥橘后三日还有香味。
苏轼笔下的梨
梨
霜降红梨熟,
柔柯已不胜。
未尝蠲夏渴,
长见助春冰。
注释:霜降时红梨熟了,柔弱的枝条已经快承受不起果实累累的状况。还没入口,就觉得已经去除心中酷暑的干渴,梨子熟了的时候,还可以化春冰。
苏轼笔下的荔枝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注释: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作为诗人中的第一大“吃货”
苏轼描写水果的诗歌佳作
其实还有很多
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既学习了知识
还能一起品尝
水果的甘甜和诗意~